大甲鎮瀾宮
大甲鎮瀾宮是台灣最具特色、也是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。它源於清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1770年),已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。原名為「天后宮」,而如今的名稱「鎮瀾宮」在台灣及國際間皆享有盛名。這座廟宇位於台中市大甲區,廟內供奉的主神為「天上聖母」,通稱「媽祖」。它不僅是大甲地區最具規模的寺廟,更是台灣宗教信仰的核心之一。

遶境活動
大甲鎮瀾宮以其長達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而聞名遐邇。每年農曆三月初,數以萬計的信徒組成盛大的進香團隊,跟隨媽祖的神轎,踏上長達三百三十公里的徒步旅程,進行遶境進香。近年來被Discovery探索頻道認為是「世界三大宗教活動」之一,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「世界非物質活的文化遺產」稱號而聞名全球。且家家戶戶都會宴客慶祝,不妨前來體驗一下那種虔誠與熱鬧的場面,也有印證信仰的群眾魅力。

媽祖壓轎金
大甲鎮瀾宮的信仰實踐中,有一項特殊的儀式,即「壓轎金」。在媽祖遶境期間,信眾會準備大量的「壽金」,以板凳蓋上紅布,供媽祖鑾轎停放其上。這種「壽金」被認為擁有神聖的力量,能夠趨吉避凶、增添人們的福祐與財運。然而,使用壓轎金必須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,並確保所求之事為正當、善良之事,因媽祖只保佑善行之人。民眾稱說,「壓轎金是媽祖送來的禮物,要好好珍惜使用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