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積林西藏五路財神寺
一般人對於五路財神,都認為是道教信仰,但充滿神祕氣息的藏傳佛教,也有供奉五路財神。寶積林西藏五路財神寺是台灣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,位於台中市西屯區,是一處融合了宗教、文化和精神智慧的聖地。寶積林西藏五路財神寺,是世界唯一,專屬以五路財神為主的獨立寺廟,由寶積林上師誠蓮曲佩仁波切創寺。直貢澈贊法王,在2010來台弘法時,來到台灣第一間藏傳佛寺此處,親自將五路財神廟,命名為「直貢寶積林」佛寺。
藏傳佛教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,從最早的松贊干布主持譯經、建制佛教法規,到後來各種教派的誕生,如噶當、噶舉、薩迦、寧瑪、希結、覺囊、綽普等,藏傳佛教在西藏和周邊地區綻放出絢麗多彩的文化。這個宗教流傳的獨特僧服、飲食、傳承制度(活佛轉世)、習俗等,因其神秘性而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吸引。
五路財神
藏傳佛教的五路財神分別以五種不同的顏色區分:紅、綠、黑、黃、白。最早供奉的財神名為「藏巴拉」,他不僅主掌天庫的財富,還負責濟度眾生的種種功利事業。隨著藏傳佛教的傳播,根據不同修持需求,出現了黃、白、黑、綠、紅等五尊不同形象的藏巴拉,形成了五姓財神。雖然這五位神祇形象各異,但都代表著財神的屬性,為信徒帶來財富和幸運。
- 黃財神:主掌財富,象徵積聚福德,增長智慧。
- 紅財神:主掌愛情,招聚貴人,圓滿祈願。
- 白財神:主掌智慧,平息災難,增添財富。
- 黑財神:主管權威,消除怨敵,降伏魔敵。
- 綠財神:主管健康,成就世事,增展財運。

觀世音菩薩
寺廟二樓供奉觀世音菩薩,二十一度母殿。底下放置信徒安於此的光明酥油燈,木質的空間散發一股包容。乍看每尊觀世音菩薩神像皆同,定神一喬,其實每尊觀音形貌、樣容,手持法器均有不同,善變化形象的觀音,此處供奉二十一種形象,其實都是同一尊化身。

招財祈福法會
寶積林西藏五路財神寺每個月的農曆初一和十五都會舉辦「五路財神點燈招財祈福法會」。這個法會讓信徒們有機會在神聖的氛圍中祈求消除惡業和障礙,實現家庭、事業、感情和財富的圓滿。信徒們可以參加點燈儀式,向五路財神祈求幸運和祝福。

寺廟裡也有「招財納福五路財神琉璃寶瓶」裝臟如法,以佛教七寶製成,對應黃、白、黑、綠、紅不同財神,財神寺內也提供想祈福平安的信眾,事業及心願燈。